查看原文
其他

丝绸之路上的芨芨草

最好的阳光 阳光植物志
2024-09-05

点击标题下方蓝色字体的“最好的阳光”,即可订阅。原创心血,欢迎转发;如需转载,请必留言联系


文  | 最好的阳光  图 | 金禹 最好的阳光 


1900年,敦煌,这个丝绸之路上曾经的咽喉要道与闪耀明珠,久被蒙尘,黄沙已经把莫高窟的大多洞口堵住了大半。


一个叫王圆箓的道士在敦煌雇人抄经,清理流沙。抄经的书生姓杨,喜欢抽袋旱烟。这天,他又用芨芨草点燃了旱烟,之后,把芨芨草插入墙壁的裂缝中。没想到,这次芨芨草怎么都插不到底。


他立刻用烟袋锅子敲了敲墙,结果传来沉闷的中空声,他和王道士一起挖开了这道土墙。发现了一个锁着的小门,小门后是间密室。打开后,狭小的密室中堆放着无数的经书、绢画、文书和佛家法器。


这些稀世珍宝共有五万多件,它们就是珍贵的“敦煌遗书”。


(藏经洞珍宝之一,晚唐至五代的绢画《引路菩萨》,现藏于大英博物馆)


西北人爱用枯干的芨芨草作为引燃生火的介质,因为易燃,且烟气小。


没想到,小小一根芨芨草,竟成为打开震惊中外的敦煌藏经洞的钥匙。



杭盖乐队有首歌,叫《北方的芨芨草》。生活在丝绸之路、河西走廊、内蒙古大草原和东北的人一定对芨芨草不陌生。


这就是芨芨草,禾本科多年生植物。


学习了花道以后,一看到禾本科,就知道芨芨草一定喜欢生活在水边湿地,就像禾本科的芦苇、芒草一样。


只不过芨芨草更皮实,水多固然好,水少也没关系。有点盐碱化的草甸,湖盆边缘和干河床旁,都可以见到一蓬蓬的芨芨草。



甚至,旱地里长出来的芨芨草比湿地里的芨芨草还要柔韧。


这是不是就是百炼钢才能绕指柔呢。



一方水土一方人,北方的芨芨草和这里的生活已经融为一体。



早春,柔嫩的芨芨草,牛羊爱吃。


再过一段时间,芨芨草的韧性长出来,人们用它来编筐、制席、造纸。


夏天开花,花序可以止血。茎和根也能入药,很多蒙药中都用它来清热利尿。


(此图来自网络)


《康熙王朝》中说,苏麻喇姑用芨芨草治好了康熙的天花,据考证,不太靠谱。但是芨芨草确是有别的药效。



等秋风起后它枯老了,又是极好的生火和扎扫把的材料。


芨芨草扫把是如此有名,以至于敦煌很多壁画中,都有用芨芨草扫把清扫街道的场景。


(芨芨草帘,此图来自网络)


芨芨草最美的一面应该是芨芨草帘了。


新疆的哈萨克族有一项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,就是用芨芨草编织美丽的草帘,因为芨芨草在同类植物中拉力的承受力最强。


选用的多是本民族的印记和图腾的图案,顺着毡房的圆壁展开,既可以防风,又可以装饰。



那年深秋,去新疆喀纳斯,旅行的终点就是禾木村。这里居住着图瓦人,他们是蒙古族的一个分支,是成吉思汗西征时留下的军队后裔。


在称为“神的自留地”的禾木村,一天都在下雨。我们在炉边吃烤馕,看雪山,雨雾中的禾木村治愈了疲累和冻饿。


雪山脚下,阴雨连绵,一年有七个月的寒冬,马上就知道为什么图瓦人那么崇拜火了。


(此图来自网络)


他们在每年的农历十月二十五都会过“祖乐节”,也叫点灯节,家家户户都会用面团制作酥油灯,多少岁就用多少根芨芨草,做成灯芯,整晚点燃油灯,来祈求长寿平安。


芨芨草用这种方式参与了他们的精神世界。


其实,芨芨草也是很多佛像塑造时会用到的材料之一。


丝绸之路上的天水市甘谷县,有一座山,山上有尊大佛。去的时候,景区因为雨后担心有塌方的危险,限制参观,只能在山脚下远远地望着。


后来才知道,因为甘谷是古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,这里的红壤土做泥塑又极好,所以制作佛像历史悠久,而且很有特色。 


一花一世界,一叶一菩提。


仔细观照芨芨草,还有更多等你发现。




夏花系列:

开满虞美人的山坡

地黄的花、地黄,及其他

毛地黄:差之毫厘,也许是毒药,也许就是救命良方。

长夏,且从容(苁蓉)。

耧斗菜,血见愁。

鲁冰花,一直在这里等着你。

迷幻之花:曼陀罗。

植物界的高情商、高智商人士:含羞草

垂盆草,开着幸福的小黄花




欢迎与最好的阳光一道,

与花见 | 行记 | 物之味。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阳光植物志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